索引号 | 00001434911610429016021738F/2023-01287 | 主题分类 | 农业、畜牧业、渔业 |
文号 | 发布机构 | 旬邑县 | |
公开日期 | 有效性 | ||
主题词 |
今年以来,在旬邑县委、县政府的坚强领导下,旬邑县农业农村经济发展实现新跨越,在农业生产矛盾由总量不足向阶段性供过于求和供给不足并存的结构性矛盾转变背景下,深入推进农业供给侧结构性改革,加快优势特色农业发展,不断提高农业质量效益,旬邑农业经济全面稳定协调发展,农业农村经济实现跨越发展。
一、农业农村经济稳定协调发展
2022年旬邑县实现农林牧渔业总产值67.26亿元,同比增长7.29%,高于全市增速(4.3%)3个百分点,实现农林牧渔业增加值39.81亿元,同比增长4.7%,高于全市增速(4.4%)0.3 个百分点,位居全市第三位。
一是粮食生产喜获丰收。近年来,旬邑全面落实“藏粮于地,藏粮于技”战略,积极推进粮食生产稳面积,提产能,2022年粮食生产喜获丰收。全年粮食播种面积30.40万亩,同比增长1.0%,粮食总产量13.03万吨,同比增长0.13%。其中:夏粮小麦播种面积6.77万亩,下降1.5%;小麦产量2.2万吨,增长0.37%,亩产327公斤,增长1.87%。秋粮播种面积23.63万亩,同比增长1.75%,产量10.81万吨,同比增长0.09%,其中玉米播种面积21.19万亩,同比增长1.04%,产量10.32万吨,与上年持平。
二是“高山冷凉”蔬菜及食用菌产业和园林水果稳定增长。旬邑县积极发展蔬菜产业促乡村产业振兴,建立高山冷凉蔬菜基地,主要品种为大白菜,白萝卜、甘蓝、大葱等,增产增收增效明显。全年蔬菜播种面积2.79万亩,增长3.0%,产量6.52万吨,增长2.56%。全年园林水果产量52.73万吨,增长2.72%,其中苹果产量51.5万吨,增长2.8%。
三是畜牧业生产稳步发展。2022年,旬邑县生猪、肉牛、中蜂、兔子等畜牧产业稳步发展,畜禽生产存出栏“有增有减”。全年生猪存栏27.56万头,同比下降1.58%,出栏猪44.01万头,同比下降0.41%;牛存栏0.39万头,同比增长20.09%,出栏牛0.21万头,同比增长16.92%;活家禽产业发展迅速,存栏36.07万只,同比增长0.14%,出栏活家禽41.65万只,同比增长21.68%。全年肉类总产量3.66万吨,同比下降1.2%。
四是新型农业经营主体蓬勃发展。近年来,全县高度重视新型农业经营主体和服务主体发展,全县新型农业经营主体蓬勃发展,新型生产模式快速发展在示范引领农业发展和促进农民增收方面的作用更加凸显。2022年,全县共培育市级以上龙头企业3家、示范合作社4家,示范家庭农场5家。设施农业占地面积达到162亩,同比增长8.72%。设施农业、生态农业等高科技农业的发展促进了蔬菜瓜果等农产品数量和质量的提高,满足了人民日益增长的多样化需求。
二、存在问题
一是种植业调整结构难度加大。稳定粮食面积与扩大经济作物面积矛盾突出,为了保障粮食生产安全,省、市加大了粮食作物种植结构调整力度,粮食面积占比较大,但是粮食种植比较效益较低,影响蔬菜、园林水果、中草药材、油料等经济作物增长空间。
二是畜禽价格起伏波动,畜牧业经济效益被持续挤压。一是畜牧业生产受新冠疫情和市场价格波动影响,尤其是生猪添栏补栏不及时,存出栏量同时下降,存出栏比由上年的1:63下降为1:62。二是生猪、家禽价格起伏波动,加之调运不畅,造成生猪、家禽应出栏而未出栏,上年四季度至今年5月中下旬生猪市场价格“低迷”,后半年生猪价格逐步回暖,11月上旬达到峰值28元/公斤,增幅133%,比上半年增长16元/公斤,12月生猪价格又开始回落,月度环比下降7元/公斤,降幅33%。生猪平均价格上涨幅度较小,相反,饲料价格、运输成本还在不断上涨,养殖户利润较低,经济效益被持续挤压。
三、对策建议
一是稳定总量,优化结构,以优化结构促总量提高,稳定面积,提高单产,以主要提高单产促总量提高。一是大规模开展粮食高产创建,推广先进实用技术,促进良种良法配套、农机农艺结合,带动大面积平衡增产。二是大规模建设高标准农田,改造中低产田增产潜力。
二是调整畜牧业结构,促进畜牧业健康稳定生产。一是加大畜牧业结构调整力度,稳定生猪生产,提升产业化经营水平,招商引资,引进畜产品加工企业,树立品牌,鼓励畜禽生产企业和加工企业向规模化、产业化、集团化方向发展,提高企业竞争力,进一步增强带动农民增收的能力。二是加大对养殖公司(户)资金、政策等方面扶持力度,利用奖励、补助等手段,实现保价,减少养殖损失,激发养殖户养殖积极性。三是积极做好非洲猪瘟等动物疫病防控,改善防疫条件和养殖环境,加强畜禽信息服务,合理调控生猪产能,统筹生猪保供稳价,促进畜牧产业健康稳定生产。
扫一扫在手机打开当前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