点击图片右键保存至桌面打印

点击右键保存图片

当前位置: 首页 > 政府信息公开 > 法定主动公开内容 > 民生保障 > 社会救助和福利 > 残疾人福利

旬邑用心用情用力提升残疾人幸福指数

时间: 2024-03-12 09:00:12
来源: 咸阳日报
作者:
责任编辑:
【字体: 打印
索引号 00001434911610429016021738F/2024-00578 主题分类 社会福利
文号 发布机构 旬邑县
公开日期 有效性
主题词

去年以来,旬邑县紧紧围绕残疾人事业的难点和热点问题,精准、精心、精致工作,从高、从严、从细落实,用心、用情、用力办事,残疾人幸福指数不断提升。

突出“新”字,着力提升优服务、促康复的助推力。持续探索完善推广分类专业施策、签约到团队、付费到个人、服务到心上的家庭医生签约服务“旬邑模式”,为承担“三瘫一截”的4家医疗机构配发多功能轮椅32辆,完成签约服务4508人,为全省示范点、全国重点联系点持续贡献“旬邑力量”。全力推行“转介救治+特校康复+上门服务”工作模式,实现了残疾儿童康复服务由单一模式向多元化、个性化服务的转变,共转介47名残疾儿童到省市专业康复机构进行康复救助,为56名残疾儿童定期送去上门康复服务,使符合条件的残疾儿童康复救助率达到100%。为13个村(社区)购置并配发轮椅、护理床、洗浴椅等辅助器具156件,让有辅助器具应急需要的群众能够就近便捷无偿借用辅具。争取资金近20万元,为有需求的残疾人配发轮椅、拐杖等辅具130件,满足了基本需求。为102名残疾人评估配发辅具125件,提高了辅具的适配性和实用性。白内障复明手术康复90人,精神病患者住院救助122人、服药救助240人。

突出“暖”字,着力提升强保障、聚民心的感召力。聚焦残疾人证办理和到期换发、康复救助、就业创业等重点内容,开展了形式多样的主题宣传活动,推动各项惠残助残政策深入人心。举行了旬邑县残疾人托养服务中心投入运行仪式,采取“政府投资建设、残联指导监管、民营机构托管运营”的模式,以政府购买服务的方式,集中托养残疾人48名,残疾人托养服务水平再上新台阶。委托专业服务机构为309名重度肢体、智力残疾人提供居家托养服务,解决了日常生活难题。投入10万元,对因灾生活困难的26名残疾人进行临时救助及走访慰问,及时帮助他们走出困境、树立信心。争取资金75万元,实施残疾人家庭无障碍改造项目,切实解决了300户重度残疾人实际困难,有效改善了残疾人家庭的经济状况及生活质量。开展困难残疾大学新生及残疾人家庭大学新生入学救助工作,为9户困难残疾人家庭减轻了负担,维护了残疾人受教育的权益。

突出“实”字,着力提升稳就业、有突破的驱动力。帮助残疾人就业创业孵化基地跑订单、解难题,共吸纳15人(次)残疾人就业,签订订单3万多件。举办残疾人职业技能和实用技术服装加工培训班6期,培训残疾人或其家属291人,有35人实现上岗就业或居家就业。建立“旬邑县残疾人就业实训基地”,针对残疾人开展综合职业技能培训,为残疾人提供岗位适应性训练,帮助带动残疾人就业。组织30名残疾人参加全市2023年残疾人专场招聘会暨残疾人高校毕业生招聘洽谈会,现场达成就业意向9人。投资7.5万元,在太村镇、郑家镇实施残疾人公益性岗位开发项目,进一步促进残疾人就业增收。开展“深入大走访·拓岗促就业”活动,共走访企业39家,摸排有就业需求的残疾人36人,助力残疾人实现高质量就业。

突出“强”字,着力提升筑堡垒、增后劲的凝聚力。采取“跨省通办”、非现场换证、上门办证等便民措施,扎实推进残疾人证办理及换发工作,累计新办和换发残疾人证774张,强力保障了惠残政策有效衔接。争取资金49万元建成13个标准化、示范化村级残疾人协会、3个残疾人康复之家,进一步加强了基层残疾人服务保障工作。巡回开展持证残疾人基本状况调查暨业务知识培训6期,对全县206名镇村残疾人专职委员进行调查培训、9812名残疾人进行专项调查,为科学、有序、高效实施助残惠残项目打下坚实基础。争取泰州市残联对口援建资金5万元,全部用于残疾人托养服务项目,切实推进协作共建走深走实。

扫一扫在手机打开当前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