索引号 | 11610429016021738F/2024-01412 | 主题分类 | 乡村振兴 |
文号 | 发布机构 | 旬邑县人民政府 | |
公开日期 | 有效性 | ||
主题词 |
近年来,旬邑县职田镇强化党建引领,探索红色资源模式、土地运营模式、产业示范模式、资产承包模式、政策帮扶模式等多种模式,转变思路谋变局,因地制宜做大村集体经济“蛋糕”。
探索“红色资源”模式,打旅游资源“开发牌”。马家堡村充分发挥“关中特区”纪念馆红色资源优势,成立专业合作社,建设职田镇产业集群,打造“职田十二坊”。按照“党支部+合作社”的模式,吸引老油坊、老豆腐、纯粮醋、手工挂面等具有地方特色的企业入驻。自主创办建成500平方米关中老油坊,40平方米农产品展示及电商孵化中心。对村内1000米红色商业街进行改造提升,建成党性体检中心、村史馆等,打造集休闲、观光、亲子研学于一体的“乐游乡村”基地,实现一二三产业融合发展。
探索“土地运营”模式,打集体土地“利用牌”。结合土地整理、农业综合开发、基本农田改造等政策措施,通过适度规模流转或利用集体土地,建设特色农产品种养基地,发展规模化、集约化经营的现代高效生态农业。小峪子村、东棚村、武家堡村、恒安洲村等通过流转土地,增加村集体收入。
探索“产业示范”模式,打村企合作“提升牌”。通过龙头企业与支部合作,发挥企业技术优势,以高山冷凉蔬菜种植基地为依托,从产业规划、产业示范、产品开发和品牌宣传等方面提升服务产业链和价值链。青村、职田街村、下墙村、上墙村等和山东水发集团、建农家庭农场等企业开展劳务合作。
探索“资产承包”模式,打集体资产“经营牌”。盘活村级集体资产资源,对闲置或低效使用的办公用房、校舍、厂房、仓库等集体财产,通过入股联营等方式盘活存量,增加收入。车村通过出租闲置预制场引进欧森腾保温材料厂,照庄村、新杨村出租校舍引进职田镇老来乐康养中心,旧杨村村集体承包土地发展种植产业,增加村集体收入。
扫一扫在手机打开当前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