点击图片右键保存至桌面打印

点击右键保存图片

当前位置: 首页 > 走进旬邑 > 红色马栏 > 红色圣地

陕北公学旧址

时间: 2016-10-31 17:17:29
来源: 旬邑县政府
作者: 党史办-管理员
责任编辑: 党史办-管理员
【字体: 打印

陕北公学旧址位于旬邑县湫坡头镇看花宫村。现存窑洞140多孔、房屋70间,包括李维汉、成仿吾旧居以及校部、图书馆、供给科、维修科、豆腐房、学员教室和宿舍等旧址。

陕北公学看花宫旧址

李维汉旧居

陕北公学教学工具

陕北公学于1937年8月在延安创办。1938年7月,陕北公学分校在旬邑县看花宫村举行开学典礼。分校校长李维汉,党委书记申力生。10月,分校学员由开学时的百余名增加到1700余人。后因学生不断增加,一部分迁到旬邑县坪坊、照庄、门家等村。学校教学坚持理论与实践相结合,内容以文化和政治为主,军事次之。学员来自全国各地,有国民党党员、无党派人士、海外华侨、进步青年等,年龄大多为18至45周岁。学校提倡“忠诚团结,紧张活泼”,全体师生发扬艰苦奋斗的精神,克服困难,融政治、文化、军事生活于一体。1939年1月,陕北公学总校由延安迁到旬邑县看花宫与分校合并,校长为成仿吾。6月下旬,陕北公学迁回延安,与鲁迅艺术学校、延安工人学校、安吴青训班合并,成立华北联合大学,是今中国人民大学的前身。

陕北公学在旬邑办学期间,先后组建了54个队,培养了6000多名抗战干部,吸收3000多人加入中国共产党,为抗日战争培养了一批骨干力量。



扫一扫在手机打开当前页